在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中,最常見的合約計價方式就是 U本位 與 幣本位。雖然它們都能讓投資人透過槓桿放大部位,但計價方式、盈虧結算邏輯與風險承擔方式完全不同。理解兩者差異,能幫助你選擇更適合的交易方式。
什麼是 U本位合約?
U本位全名是 USDT本位合約,意思是用穩定幣(如 USDT)作為保證金與盈虧結算單位。
舉例來說,如果你用 1,000 USDT 開立比特幣合約,盈虧都會以 USDT 計算,與比特幣價格波動無直接關聯。
優點是計價單位穩定,不受加密貨幣大幅漲跌影響盈虧的計算基準,非常適合習慣用法幣思維控管資金的交易者。
什麼是 幣本位合約?
幣本位合約是以 標的加密貨幣 作為保證金與盈虧結算單位。
例如使用 BTC 作為保證金開立 BTC 永續合約,盈虧也以 BTC 計算。這代表你的持倉價值會同時受到合約盈虧與幣價波動的雙重影響。
對於長期看多該幣種的投資人,幣本位合約可能帶來額外收益;但對短線交易者來說,波動性可能加大虧損風險。
兩者的主要差異
比較項目 | U本位合約 | 幣本位合約 |
---|---|---|
保證金單位 | USDT(或其他穩定幣) | 標的加密貨幣(BTC、ETH等) |
盈虧結算 | 以穩定幣計算 | 以加密貨幣計算 |
幣價波動影響 | 僅影響合約盈虧 | 同時影響合約盈虧與幣值 |
適合族群 | 偏向穩定資金管理的短線/中線交易者 | 長期看多該幣種的投資人 |
槓桿操作風險 | 相對可控 | 可能被幣價波動放大 |
如何選擇適合你的合約類型?
如果你的交易策略以 短線波段或槓桿控制 為主,U本位會讓盈虧更容易計算,也能避開幣價暴漲暴跌帶來的額外風險。
若你本身持有大量標的幣,且看好其長期上漲潛力,幣本位合約能讓你在交易盈虧之外,享受幣價上升的額外收益。
相關文章
參考資源
- Binance Academy — USDⓈ-Margined and COIN-Margined Contracts
- Bybit Learn — Perpetual Contracts Explained
- Investopedia — Cryptocurrency Futures